世界中医药学会联合会肝病专业委员会常务理事、中华中医药学会肝胆病分会常委、中华中医药学会肿瘤病分会常委等任职。运用中西医结合综合治疗方法诊治肝病、胃肠病、恶性肿瘤、疑难杂症。
工作电话:
0755-23360206
工作地址:
南方医科大学深圳医院中医科(门诊4楼)
张均倡,男,祖籍山东海阳,1962年2月出生在湖北中医附院(原湖北医院),缘于母亲1956年由山东大学医学院毕业后来到该院内科工作,该院当时与武汉的同济医院、协和医院齐名,同为湖北省直属医院,始建于1868年,前身是英国传教士创办的教会仁济医院,历史悠久,1961年改为湖北中医附院。随母亲从小就生长在这样一个中医、西医交织的环境中,也耳闻目睹了很多医学的成就和奇迹,尤其是一些名老中医的经典案例,如张梦侬、洪子云、黄绳武、吴绍基、吕继端等。
1978年9月至1980年7月,文革后第一批考入武汉市华师一附中高中学习。
1980年9月至1985年7月,缘家庭因素以高考优异成绩进入湖北中医学院中医系系统地学习了中医经典、中医及西医基础理论,由一个理工型高中学生成为具有浓厚中国文化色彩的、拥有中西医基础理论的中医学子。
1987年9月至1990年7月,考入湖北中医学院硕士研究生学习,获医学硕士(中西医结合专业、医学计算机应用)。
期间,曾在武汉大学、兰州大学系统学习了计算机及人工智能2年,包括《计算机硬件及软件基础》、《关系型数据库原理及应用》、《数据结构及算法》、《数理逻辑》、《数理统计》、《模糊数学》、《人工智能技术及应用》、《LISP语言》、《PROLOG语言》等与中医理论密切相关的数理及计算机知识,用人工智能语言PROLOG完成了“吕继端老中医中风病中医诊疗专家系统”的开发(学位论文及软件程序),由此跨界踏入了数学和信息技术领域(计算机、通讯、大数据、人工智能等),并借此探索基于整体观、系统论思维的传统中医与基于还原论思想的现代医学(西医)之间相互关系的跨学科求证求解之路。
这里要说一段在兰州大学期间关于气功的故事,1989年春季学期兰州大学哲学系邀请加拿大多伦多大学哲学系的Susan教授给哲学系、数学系、计算机系的研究生讲授“Recognition and Computer”(“认知与计算机”)这门课,主要涉及认知的原理及利用计算机模拟人脑的认知活动,这是人工智能的一个重要课程。Susan教授对中医的气功十分好奇也很感兴趣,与他讨论了一段时间后,张均倡给他对气功总结了三条:一静、二练、三守。所谓静,就是练气功时要保持心静、排除杂念,做到让大脑的神经活动处于相对静息状态,这是练气功的前提条件;所谓练,就是在上述相对静息状态下遵守所练气功的意念进行特定的大脑活动(用大脑进行特定的意念活动);所谓守,就是要坚持不断地、重复地练习上述特定的大脑活动(意念),日久在大脑就形成了特定的条件反射(神经连接通路)产生特定的作用、甚至由此调动人体特定的潜能(即气功的某些特异功能)。我用他能理解的认识论大脑神经活动的语言对气功进行的解释,让他如梦初醒般的说:原来是这样!气功太科学了,也太神秘了!还一起设计了一些课题希望日后去他那里研读博士。能让气功可以在不同的学科、不同的层次得到国际学术界的认可,这在当时还是很难得的。
2001年9月至2007年12月,在华中科技大学生命科学与技术学院生物医学工程专业在职博士学习,丰富了与现代医学发展密切相关的科技(理工)知识及跨界、跨学科的应用体验,获医学博士。完成了“YB-ZG数字化袖珍肝病治疗仪的开发与应用研究”博士论文及相关产品开发,获实用新型专利“数字化袖珍肝病治疗仪”及其外观设计专利各1项,获中华人民共和国“医疗器械注册证”1项。期间,利用现代生物医学工程的膜片钳技术参与了中药项目“龙牡壮骨颗粒的活性成分及作用机制”的课题研究,取得了预期的成果,并荣获2007年度湖北省科技进步二等奖。
1985年7月本科毕业后,张均倡有幸来到著名中西医结合肝病专家王伯祥教授领导的湖北中医附院肝病脏象研究所(现国家中医肝病中心)工作至1987年9月。该所是国家科委“六五”至“九五”科技攻关项目中医药防治慢性肝病的牵头单位,是全国中医肝病界的领头单位,临床、科研实力雄厚,当时就拥有了观察乙肝病毒所需的电子显微镜。期间张均倡亲自参与了国家“七五”科技攻关课题“中草药治疗慢性乙型肝炎的临床与实验研究”、湖北省科委课题“常见肝病与微量元素关系的研究”,并获1989年度湖北省卫生科技进步三等奖,由此奠定了坚实的肝病中西医临床及科研基础。
1990年9月硕士研究生毕业后,乘“孔雀东南飞”之风来到美丽的珠海,至2017年8月一直在广东省中医院珠海医院从事医院管理、临床与科研工作,曾长期担任内二科及肝病科主任、学科带头人,该科是广东省中医重点专科,也是卫生部全国临床重点专科、国家中医药局全国中医重点肝病专科广东省中医院肝病科的一部分。获聘广州中医药大学、澳门科技大学中西医结合临床博士研究生导师,主持、参与了多项国家级、省部级科研项目的研究工作。2012年获“广东省名中医”、“广东省优秀中医临床人才”称号。
期间曾兼任珠海医院医务科副主任、信息科主任、“创三甲”分级管理办公室主任,全面负责医院信息系统的建设及创“三甲”工作,为医院最终获得“三级甲等中医院”的称号做出了重要贡献。
2017年9月,受深圳建设“粤港澳大湾区”、“改革开放先行示范区”的党中央政策吸引,来到位于前海这个前沿热土的南方医科大学深圳医院中医科、整合医学中心,以中西医结合主任医师的角色响应党中央大力发展中医药的号召,积极探索着大型综合性医院中医特色的发挥及中西医协同发展的可行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