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中医药学会联合会肝病专业委员会常务理事、中华中医药学会肝胆病分会常委、中华中医药学会肿瘤病分会常委等任职。运用中西医结合综合治疗方法诊治肝病、胃肠病、恶性肿瘤、疑难杂症。
工作电话:
0755-32899199转8633
工作地址:
广东省深圳市南山区梦海大道3099号
患者姓名:宁某某 性别: 女 出生日期:1942.8
就诊日期:2015年03月18日 初诊、复诊 发病节气:惊蛰
主诉:呕血,黑便1年余,腹胀,尿少3月余
现病史:患者诉2013年9月无明显诱因开始出现呕血,黑便于香洲区人民医院住院,诊断为上消化道出血,给予护胃止血治疗后,出血停止。10月,患者再次出现呕血,量约600ml,解黑便数次,伴有乏力,头晕心慌明显,于中大五院住院,查胃镜提示食管胃底静脉曲张,上腹部彩超提示肝硬化,给予输血,抑酸护胃止血治疗后,出血停止,病情稳定。之后,患者间断出现解黑便,量不多,无明显乏力,头晕不适,自服云南白药后大便可转黄,未予再复查胃镜。3月余前,患者开始出现腹胀,食后明显,尿量偏少,今日为进一步诊治来我院门诊就诊,现由门诊拟“肝硬化(乙型,失代偿期)”收住入院。
入院症见:精神欠佳,乏力,腹胀明显,食后加重,感活动后气促,双下肢酸软,自汗,无腹痛发热,无胸闷胸痛,无头晕头痛,稍口干,纳差,夜尿2-3次,大便偏干。近期体重较前增加。
既往史:有慢乙肝病史20余年,无特殊不适,未予定期复查及系统治疗;有2型糖尿病病史2年余,曾服用阿卡波糖等治疗,目前自服消渴丸降糖,餐前血糖约7mmol/L,餐后血糖约10mmol/L。否认伤寒、肺结核病史,否认高血压,冠心病,肾脏病史,预防接种史不详,无中毒、外伤史,有输血史。
过敏史:否认食物及药物过敏史。
体格检查:慢性肝病面容,全身皮肤、巩膜无黄染,无斑疹、出血点,肝掌阴性,胸前未见蜘蛛痣,可见腹壁静脉曲张,腹膨隆,腹软,无压痛,无反跳痛,肝脾肋下未及,Murphy征(-),肝区轻叩痛,双肾区无叩痛,移动性浊音阳性,肠鸣音正常,双下肢无水肿。舌质淡暗,苔白,脉弦细
辅助检查:2014-10我院上腹部MRI增强:肝硬化并肝内多发性再生结节形成复查,考虑肝S8段内占位性病变为肝原发性巨块型肝癌,余情况较前相仿。
中医诊断:肝癌
证候诊断:肝郁脾虚,湿瘀互结
西医诊断:1.原发性肝癌(巨块型)2.肝炎肝硬化(乙型),失代偿期
治 法:疏肝健脾,祛湿化瘀通络
处 方:
鳖甲30 三棱10 莪术10 党参15
炒白术15 陈皮10 茯神30 鸡内金15
生黄芪20 炙远志20 煅龙骨60 煅牡蛎60
叶下珠15 蛇舌草15 酸枣仁30
心得体会:老年女性,有乙肝肝硬化病史,上腹部磁共振提示肝癌,故属祖国医学“肝癌”范畴。患者乏力为情志不遂,感染乙肝邪毒,肝气郁结,横逆犯脾,脾运失健,气血化生不足所致;口干为气机郁滞,血行不畅,瘀血日久,津不上行所致;舌质淡暗,苔白,脉弦细为肝郁脾虚,湿瘀互结之象。方用党参,黄芪,炒白术,陈皮等健脾益气扶正,远志,茯神,酸枣仁健脾养心安神,煅龙骨,煅牡蛎伍以生黄芪益气收敛止汗,鳖甲,三棱,莪术等行气化瘀,通络散结,助津液上承,则口干可解,辅以叶下珠,蛇舌草解毒抗肿瘤,全方以疏肝健脾祛湿,化瘀通络为法,偏重扶正为主,临床疗效显著;